113學年度英語成果~滿「泰」全席|巴崚國小

113學年度英語成果~滿「泰」全席|巴崚國小

主題:強化學生口說英語力|跨域課程與雙語營隊
巴崚國小推動全方位英語口說教學,結合朝會單字背誦、繪本課、期中口說評量與外師雙語營隊,營造沉浸式語言環境。「滿泰全席」文化導覽課融合泰雅美食與英語應用,提升學生跨文化溝通與口語表達力。

 

巴崚國小英語教學內容

  1. 朝會英語單字背誦活動
    利用每週朝會時間進行主題式英語單字背誦,由學生輪流上台進行口語呈現,培養公開表達自信與語音清晰度,並將英語學習融入校園日常生活。
  2. 全英語授課教學演示(English Demo Lessons)
    由本校英語教師定期進行全英語教學演示,落實以口說輸出為導向的教學設計,強化學生聽力理解與即時應答能力,並提升教師專業教學力。
  3. 英語結合在地文化課程:泰雅傳統料理導覽
    於校訂課程「滿泰全席」中設計英語導覽單元,學生以英文介紹泰雅傳統菜色並進行對話演練,透過文化實作活動讓英語成為真實溝通工具,培養跨文化語境下的應用能力。
  4. 雙語營隊活動(與外籍教師合作)
    舉辦短期雙語營隊,邀請外籍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任務導向活動與互動遊戲,提供沉浸式語言環境,增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與國際視野。
  5. 每週英語繪本課程
    每週固定安排英語繪本閱讀課,從語音節奏、句型模仿到角色扮演,培養學生語感並提升英語表達的自然度與流暢度。
  6. 段考加入口說考試
    自本學期起,本校英語段考已正式納入口說測驗項目,評量學生在實際溝通中的語音、語調與表達能力。此舉有助於導引教學重心由書寫與認知理解轉向「輸出導向學習」,並使教師能更全面掌握學生口語表達的真實能力。初步實施結果顯示,大多數學生能在教師引導下完成簡單自我介紹、物品描述或問答互動,展現英語學習成果的實用性與可遷移性。
  7. 期末英語闖關
    期末針對低、中、高年級學習成效進行趣味闖關活動,從遊戲中檢視學習成效,作為下個學年度英語教學修正之參考指標。

英語口說計畫成果影片

整體成效與亮點分析

  1. 營造英語使用環境初具成效
    • 透過朝會英語單字背誦與全英語授課示範,學生在日常校園活動中逐漸習慣開口說英語,有效減少語言焦慮,提升英語輸出意願。
  2. 文化結合強化語言實用性
    • 將英語融入「泰雅傳統菜色導覽」課程,不僅加深學生對母文化的認識,也使英語學習更具生活情境與文化意涵,實現語言與文化雙軌並進。
  3. 沉浸式學習促進口說自然度
    • 雙語營隊及外師互動活動提供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機會,有效提升語言輸出的自然性與應對能力,學生在團隊活動中展現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表現。
  4. 穩定推動繪本課程奠定語感基礎
    • 每週進行英語繪本課程,學生透過聽讀故事與角色扮演,培養語音節奏與句型應用能力,建立良好的英語語感與表達架構。

現階段挑戰與需精進處

  1. 學生英語程度落差明顯
    • 雖部分學生已能自然使用簡單句型進行日常對話,仍有部分學生因學習基礎薄弱而不敢開口,需設計更多分級與補救課程以協助後段學生逐步建立信心。
  2. 課程與常態教學整合仍有空間
    • 部分英語活動仍偏向短期、集中形式,建議未來進一步深化與學科課程之整合,讓英語口說練習成為課堂常態。
  3. 外師資源時數有限
    • 雙語營隊成效良好,但外籍教師進校時數有限,難以長期支持課堂教學。建議規劃校內教師與外師協同備課制度,以延伸外師資源效益。營造英語使用環境初具成效
網頁風格切換 重置
網頁版型
顏色設定
Link color
Menu color
User color
背景花紋
背景影像